我们常常羡慕日本球员在欧洲五大联赛的活跃,诸如三笘薰、久保建英、远藤航等名字已成为亚洲足球的标杆。不少国内球迷也期待中国能涌现出类似的留洋先锋,希望王钰栋等年轻球员有朝一日登陆顶级联赛。然而,足球人才的培养有其客观规律,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球员,实际上是庞大人才体系中的金字塔尖。在他们背后,是更多在各级别联赛中默默耕耘的普通球员。

今天,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英格兰冠军联赛,这一被广泛视为欧洲“第六大联赛”的竞技平台,其竞争强度不亚于荷甲、苏超等知名赛事。仅就英冠而言,日本球员的数量与表现,已足以让我们重新审视中日足球之间的现实差距。

目前效力于伯明翰的古桥亨梧,是英冠赛场最知名的日本球员之一,他此前曾是苏超联赛的金靴得主。同队的藤本宽也与岩田智辉,也在此稳定立足。而位居积分榜前列的考文垂,则拥有中场核心板元达裕,他已为球队贡献4球2助攻,表现亮眼。

斯托克城的赖古树,是本赛季队内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之一;布里斯托城则从町田泽维亚引进了平和优,以先租后买的形式完成交易。女王公园巡游者阵中有齐藤光义,他此前在荷甲鹿特丹斯巴达积累了宝贵的欧洲经验。布莱克本更同时拥有大桥悠纪和森下龙史两名日本球员——前者上赛季已攻入9球,本赛季继续稳定输出;后者则曾随华沙莱吉亚赢得波兰杯并获评赛事最佳球员。

此外,原FC东京的天才球员松木久生目前在南安普敦效力,尽管出场时间尚有限;而南安普敦出身的间优势则被租借至德甲云达不莱梅,并已跻身主力阵容。

粗略统计,已有十余名日本球员在英冠站稳脚跟。他们普遍具备以下特点:首先,多数在20岁左右即被视为潜力新星,个人履历出众,天赋不逊于目前国内球迷寄予厚望的年轻球员;其次,其中不少人已接近三十岁,职业生涯达到相对稳定的平台期——尽管英冠并非顶级联赛,但其竞技水平仍属欧洲次级联赛中的翘楚;第三,这些球员大多经历过其他联赛的磨砺,通过逐步积累实现成长,而非一蹴而就。

由此反观中国足球,有三点启示值得深思:其一,必须建立扎实的海外球员基础,只有在欧洲次级别联赛中拥有相当数量能担任核心的球员,才可能持续输出五大联赛级别的人才;其二,球员发展需要耐心,从中超直接跃升至五大联赛并不现实,循序渐进攻克东欧、北欧等联赛,再逐步向英冠、德乙等平台迈进,是更为可行的路径;其三,必须理性看待成才率。日本足球之所以能涌现一批顶尖球员,正是基于其数百人遍布欧洲的庞大基数。只有当中国同样拥有大批在欧洲各级联赛效力的球员时,我们才能期待其中诞生真正站稳五大联赛的佼佼者。

足球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。唯有尊重过程、保持耐心,才能在未来的某一天,真正迎来属于中国足球的收获季节。

日本足球的梯队建设:英冠赛场上的东瀛力量-WorldLiveBall